我和天貝的緣分,其實開始得很早。當我還在航空公司工作,參加訓練時,每次分發的餐盒裡總有一道讓我垂涎欲滴的「炒辣椒天貝」。當時,我對這道美食著迷,卻始終搞不清它的名字。每一口都讓我覺得無比美味,尤其是它與米飯的完美搭配。

不僅如此,當地的組員每次都會帶來一些「天貝餅乾」,那種炸得酥脆的口感、濃郁的香氣,讓我一吃就停不下來。然而,即便如此,當時的我仍然不知道這到底叫做什麼。儘管當地人熱心地解釋,但他們的英文口音讓我有些難以理解。

這份對天貝的記憶一直埋藏在心底,直到我來到米拉夢地,遇見了一位特別的客人。他不僅開辦廚藝教室,還對各種發酵食物充滿熱情。在我們相識之初,他正在發酵自己的黃豆,做的是味增。有一天,他帶著他自製的天貝來到我家,滿懷興奮地告訴我,最近請了一位老師來教如何在家裡製作天貝。

他遞給我一塊天貝,並調皮地問道:「不知道你敢不敢吃,這是發酵的黃豆,表面可是毛茸茸的。」出於對發酵食品的好奇,我毫不猶豫地嚐了一口。那瞬間,腦海中的味覺記憶如潮水般湧現,這熟悉的味道使我恍然大悟——這不正是我在航空公司餐盒中吃過的那道美食嗎?一番交談後,我才終於確認,這就是天貝!

自此,我在米拉夢地開始嘗試製作天貝,並將它納入了我家的日常飲食中,除了酸麵包,天貝成了我們餐桌上的新寵。

什麼是天貝?

或許很多人對天貝並不熟悉。天貝是一種由黴菌發酵而成的食品,不僅在印尼有著悠久的歷史,如今也受到歐美素食愛好者的熱捧。這種發酵食品富含蛋白質,實際上是由孢外分泌物凝結而成,是印尼世代相傳的智慧結晶。

天貝的傳統製作工藝

在印尼,製作天貝有著古老而獨特的方法。黃豆被包裹在香蕉葉中,而這些葉子天然攜帶著寡孢根黴菌。隨著時間的推移,黃豆在葉子中靜靜地發酵,菌絲生長,將每一顆豆子緊密相連,最終形成了天貝的獨特結構。

在都市中,香蕉葉需要購買,但在我居住的米拉夢地,這根本不是問題。我們的鄰居們都種植香蕉,因此每當需要香蕉葉時,我們便可以直接從旁邊的香蕉樹上現採。這種天然的聯繫,使得製作天貝充滿了自然的樂趣和便利。

香蕉葉的處理:不容忽視的關鍵

製作天貝的前期準備工作雖然繁瑣,但也充滿了樂趣和儀式感。我們會先將採來的香蕉葉仔細清洗乾淨,擦乾水分。接著,用直火輕烤葉子,這不僅能殺死多餘的菌種,還能增加葉子的韌性,使其更容易包裹混合了天貝菌的黃豆。

發酵過程:溫暖的魔法

黃豆被包裹好後,我們會在大約25至28度的室溫下靜置發酵。隨著時間的流逝,黃豆逐漸被白色的菌絲覆蓋,這些菌絲將豆子緊密地黏在一起,形成天貝的獨特風味。

驕傲的原料:台灣一號黃豆

生活在台灣最大的有機蔬菜產區,我們有幸能使用本地種植的「台灣一號黃豆」來製作天貝。這些黃豆經過身份認證,營養豐富,為我們的天貝增添了一層家鄉的味道。

製作天貝不僅僅是一種技藝,更是一種與自然、社區聯繫的方式。每一次的製作,都像是一場與大自然的親密對話,也讓我們感受到傳統智慧的珍貴和現代生活中的溫暖。

 


探索更多來自 MIRAMONTI米拉夢地 | 生活誌Lifestyle Blog 的內容

Subscribe to get the latest posts sent to your email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