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好,我是米媽!今天的話題有點應景:我們來聊聊「颱風經濟學」。你今天有因為颱風賺到了一天假嗎?對於我來說,這樣的天氣似乎沒什麼特別的感覺。壽豐這裡是陰天,沒有風也沒有雨,彷彿一切如常。不過米爸和米寶倒是享受著颱風假,雖然心裡有點心虛,畢竟生活並沒有因為颱風假而停止運轉。下午,我們全家還到園子裡餵動物,完全沒有假期的「休息」感。
這讓我想起昨天一個有趣的經驗。颱風來的時候,風雨很大,但米寶的班上只有五個學生到校,兩個病假,一個事假。我中午去接孩子,順便跟班導開玩笑說:「早知道其他人都請假了,我們也該一起放颱風假,這樣你也可以輕鬆點!」老師笑了笑回我說:「媽媽,哪裡可以啊!即使學生沒來,課程進度還是要上的。」當時我真想大笑,過半的孩子都沒來,雙胞胎姐妹兩個人在那兒上課,感覺大家都提前自行放了假——這就是典型的花蓮人反應,隨性自在。
隨後,我又去載米爸下班,路過便利商店,裡面的景象讓我大吃一驚。每當媒體一提「颱風即將來襲」,大家的購物慾望瞬間爆發。推車、購物籃全都被拿光,蔬菜、肉類、泡麵、甚至是甜點和冷凍食品也掃蕩一空,架上連中秋節賣剩的月餅都不見了。颱風還沒到,人們已經像是在為打仗做準備了。看到這場景,我不禁想:我們是不是太過於害怕颱風,還是這其實成了商家的「大清倉」機會?這個行為模式,讓我不由自主地思考台灣人面對天災的消費心理,這似乎反映了一個有趣的現象:人們在面對未知的時候,常會過度準備,以確保自己能掌控局面。
今天下午,我們全家再次出門散心,經過一家依舊營業的小吃店,裡面竟然擠滿了人。我跟米爸討論,大家前一天可能恐慌性掃光超市貨架,結果颱風沒來,天氣無風無雨,大家又出門到餐館吃東西,而昨天剛買的食物還冰在自家的冰箱裡呢!這種矛盾的行為真的很有趣,也讓我反思,面對天氣或突發狀況時,我們的反應是否過度?這似乎是人們在不確定性中尋求安全感的一種方式,而這種消費習慣,可能也在無形中推動了整體經濟。
這是我今天的小小颱風心得,真心希望大家能夠思考:我們是否應該學會更加平衡地面對突發事件,而不讓過度反應成為一種常態?那麼,你的颱風經驗如何呢?你有因為颱風做過類似的行為嗎?留言告訴我吧,我非常期待聽到你的故事。
如果你喜歡今天的內容,記得訂閱《米拉夢地生活誌》,或者追蹤我的Podcast,讓我們在這裡一起分享生活點滴。還有,別忘了到部落格留言喔!希望能看到大家的互動,與我一同思考、討論這些生活中的現象。期待我們下次再見!
探索更多來自 MIRAMONTI米拉夢地 | 生活誌Lifestyle Blog 的內容
Subscribe to get the latest posts sent to your email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