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次的《風格生活家》,我邀請到一位熟悉的聲音——fifi。他不只是我的朋友,更是一位在醫院裡推廣性別多元教育的臨床教師。
fifi 認為性別不是二元,而是一條光譜。每個人都不會永遠停在某個極端,而是隨著情境與經驗移動。從她國中第一次對同學產生好感開始,到現在能用專業角色與病人、同事分享性別多元的觀念,她的生命經歷讓這個抽象的概念,有了更真實的形狀。
他分享了與母親的一次對話,那是她印象最深刻的「出櫃」。母親的回應輕鬆又溫暖:「反正多一個女兒也很好啊。」那一刻,親情成為支持,而不是壓力。這份接納,讓她能更自在地活出自己。
在醫院裡,她看見太多人在婚姻與伴侶關係中受傷,也看見太多生命最後的無奈。於是她選擇一種更單純的愛情——柏拉圖式的交流。對她來說,靈魂的連結,比身體的親密更重要。
聊到老去與死亡,fifi說:「我不怕死,我怕的是要死不活。」在醫療現場,他見過各種不同的離世方式。他認為重點不是活到幾歲,而是要如何選擇自己想要的結局。從 DNR(不施行急救)到 ACP(預立醫療決定),他提醒我們:即使不結婚、不依靠伴侶,也可以透過制度,替自己做主。
最後我問他,如果有聽眾正在經歷性別認同的掙扎,他想對他們說什麼?
他回答:「寧可坦白,也不要一輩子壓抑。時間會磨平一切,而誠實,會拉近彼此的距離。」
這段對話讓我深受觸動。因為活著的樣子有千百種,最重要的是——我們願意真誠面對自己,勇敢活出屬於自己的樣子。
👉 想聽完整的對話與更多細節,歡迎線上收聽這一集:
也歡迎到 Spotify 或 Apple Podcast 搜尋收聽本集《賣房間更賣生活》
👉 想回味舊音檔? 別忘了訂閱我的部落格線上收聽,每一次分享,都是陪你一起走向百歲人生的一小步。
如果你聽完有想說的話或是想給fifi的話,歡迎在部落格底下留言。
我是米媽,我在米拉夢地,陪你慢慢變老,也陪你一起活得更好。
探索更多來自 MIRAMONTI米拉夢地 | 賣房間更賣生活 Your 2nd Home 的內容
訂閱即可透過電子郵件收到最新文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