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好,我是涵文。
我住在花蓮壽豐的溪口牧場,經營一個叫「米拉夢地」的民宿,也是一個 podcaster,節目叫《賣房間更賣生活》。
不過今天,最重要的身分是——一個媽媽。
我有一對正在讀小學二年級的雙胞胎女兒,一個剛上一年級的兒子,還在準備迎接第四個小孩。
常常有人在市場或村子裡看到我,驚訝地問:「你怎麼還敢生?」
我總是笑著回答:「因為溪口國小真的太棒了!」
這句話不只是玩笑,而是真心的感受。因為在我看來,教育不只是課本和考試,而是一種生活方式。
重新定義「競爭力」
我們的社會很習慣把「快」和「好」畫上等號。
快一點會念書、快一點補習、快一點成功。
但牧場生活給了我另一個答案:
最有生命力的東西,都需要時間。
孩子看著雞每天生蛋、看著麵團慢慢發酵、看著羊吃草時挑挑揀揀,他們的問題不是來自課本,而是生活。這些疑問,正是真正的學習力。
孩子需要的不是加速,而是空間
我家雙胞胎從一年級到二年級,慢慢養成自己安排功課的節奏;弟弟卻是個「小小完美主義」,常常為了寫一個漂亮的「ㄅ」耗掉半天。
這些差異提醒我:
孩子的學習需要時間。
大人的角色,不是催促,而是陪伴。
科學也告訴我們,孩子的大腦前額葉要到 25 歲才成熟。太早要求他們「像大人一樣」不但不合適,還可能讓壓力蓋過了學習。
慢,不是落後。
慢,是讓根長得更深。
家,就是孩子的第一間學校
我相信一句話:「家,是孩子的第一間學校。」
廚房可以是科學教室,花園可以是自然課,餐桌就是語文課。
更重要的是,孩子需要看見我們大人也還在學習。
當我在讀書、寫文章,孩子們自然就會模仿。比起說教,這樣的力量更大。
教育是一場馬拉松
我常常想,我要活到一百歲,也希望米拉夢地能成為百年事業。這讓我學會把教育拉到「一輩子」來看。
如果孩子能在三十歲、五十歲、八十歲時,依然保有學習的熱情,能面對挫折,能愛人與被愛,那才是教育的核心。
教育不是短跑,而是一場馬拉松。
我們不需要推著孩子跑得最快,而是陪他走得最遠。
孩子不只是我們的學生,也是我們的老師。
陪孩子一起長大,不只是看著他成為大人,而是一起學會,怎麼活。
🎧 行動呼籲
這篇文章是我下週親師座談會的演講內容,內容我有縮短一些,因為會加上現場的靈場反應,先分享給你。
如果你聽完有任何建議、鼓勵或心得,請一定要留言告訴我。
👉 線上收聽:
歡迎到 Spotify 或 Apple Podcast 搜尋收聽本集《賣房間更賣生活》
👉 想回味舊音檔? 別忘了訂閱我的部落格線上收聽,每一次分享,都是陪你一起走向百歲人生的一小步。
如果你聽完有想說的話,歡迎留言給我。
我是米媽,我在米拉夢地,陪你慢慢變老,也陪你一起活得更好。
探索更多來自 MIRAMONTI米拉夢地 | 賣房間更賣生活 Your 2nd Home 的內容
訂閱即可透過電子郵件收到最新文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