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週,我帶著雙胞胎女兒到宜蘭度假三天兩夜。原本只是想在開學前,給她們一段放鬆的時光。因為整個暑假,她們都在學校接受密集訓練,準備九月代表台灣到馬來西亞參加烏克麗麗比賽,還得用中英文上台簡報。看著孩子們這麼認真,我覺得更需要一個「喘口氣」的假期。這趟旅行卻帶來了意料之外的省思。
第一晚住在羅東,一走出飯店就被滿街的摩托車震撼到。懷孕後期的我,牽著孩子走在車陣中,感覺就像在闖關。那一刻,我才更明白,為什麼自己會選擇在花蓮壽豐生活——不是因為排斥熱鬧,而是因為我需要一個能讓身心都能好好呼吸的空間。
到了宜蘭的親子飯店,卻是另一種衝擊。從自助化的 check-in,到用電視掃 QR Code 預約早餐,本來可以一句話解決的事情,被分拆成一個又一個步驟。我忍不住懷疑:這些設計真的是為了「方便客人」,還是單純為了節省人力成本?
這間飯店,我們已經來過五次。但這次最讓我感慨的,不是設備,而是人。
三層樓的電動遊戲區裡滿是吵雜聲。餐廳裡,有的家庭拿了一大堆食物卻吃不完;有的家長甚至直接「管教」別人的孩子,彷彿只有自己的孩子才是孩子。這樣的景象,不正是我們社會的縮影嗎?每個人都困在自己的小圈子裡,失去了同理心與耐心。
服務人員的神情更是冰冷,沒有笑容,沒有熱忱,甚至沒有基本的專業。那一瞬間,我想起很多從都市來住我們民宿的客人:剛來時帶著一張「厭世臉」,但在米拉夢地待上幾天,整個人就放鬆下來了。
這趟旅行讓我想起最近的一些線上經驗。當關係只存在於虛擬世界,訊息就變得像 AI 一樣冰冷;網站寫得再美,真實互動卻全然無感。科技固然便利,但如果虛擬佔比過高,人性也會跟著「虛擬化」——失去同理心,失去感受力。
於是我更確定自己的選擇:
把生活重心拉回實體世界。
官網、部落格和 Podcast 對我來說,只是紀錄與分享的平台。真正的重點,還是在米拉夢地現場的體驗與交流。因為我相信,生活的「麻煩」才是溫度;當我們一味追求效率時,往往犧牲的,正是作為人的珍貴本質。
我們沒有太多自動化的設施,但有願意聆聽與分享的心。我們相信,真正的便利,不是按幾個按鈕,而是在需要的時候,有一個人願意真心為你服務。
站在人生這個階段,我越來越清楚,重要的不是「更快、更新、更自動化」,而是「更有溫度、更有意義、更能感受到自己還活著」。
這趟宜蘭之旅,讓我更加篤定:我要繼續在花蓮壽豐這片土地上,用自己的方式,提供一個能讓人好好呼吸、好好感受、好好做自己的空間。
如果你也在思考虛實之間的平衡,如果你也感受到現代生活的失衡,歡迎你來米拉夢地走走。不是為了逃避,而是為了找回最真實的自己。
👉 想聽完整分享,歡迎收聽本集 Podcast:《在虛實之間,找回生活的溫度》。
歡迎到 Spotify 或 Apple Podcast 搜尋收聽本集《賣房間更賣生活》
👉 想回味舊音檔? 別忘了訂閱我的部落格線上收聽,每一次分享,都是陪你一起走向百歲人生的一小步。
如果你聽完有想說的話,歡迎留言給我。
我是米媽,我在米拉夢地,陪你慢慢變老,也陪你一起活得更好。
探索更多來自 MIRAMONTI米拉夢地 | 賣房間更賣生活 Your 2nd Home 的內容
訂閱即可透過電子郵件收到最新文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