嗨,我是米媽。
經營米拉夢地多年,我常說自己不只是在「賣房間」,更在「賣生活」。這是一條不簡單的路,但我希望走得久,也走得值得。
你有沒有發現,這一集 podcast 的片頭不太一樣?
從今年開始,我決定每年錄一段「年度聲音紀錄」,像是一種聲音版的全家福,把我們一家的聲音收進片頭裡,慢慢累積下來。對我來說,有了這些聲音,這首片頭曲才算真正完整。
你聽見了什麼感覺呢?
歡迎到部落格留言給我,我很想聽你說說。
這一集屬於「米媽聲活誌」單元,是我寫給生活的一封聲音日記。
如果你也正在思考怎麼過得更久、更自在,希望今天這段文字,能陪你慢下來,聽見自己。
我想聊聊「百歲人生」。
不是只是活到一百歲,而是從今天起,用一種有意識、有方向的方式,活出想要的人生。
這個念頭,不是突然出現的。它是這十年來,在米拉夢地接待旅人、育兒、照顧土地與家人時,一點一滴慢慢長出來的體會。
每天睜開眼就是工作,每一次回訊、安排,都消耗著我的能量。我努力經營曝光、回應社群,卻也發現自己正在被某些看不見的東西牽著走。
我不想再問自己「還能撐多久」,我想問「這一路,有沒有活對」?
也許你也有過這種時刻:節奏太快、壓力太重、選擇太多,總讓人忘了呼吸。
過去我以為,讓民宿社群熱鬧經營、安排滿滿的行程,是一種責任。但有一天我忍不住問自己:
如果我今天不發文了,還有人記得我嗎?
如果社群不在了,我的價值還剩下什麼?
那一刻,我突然懂了——
與其努力不被忘記,我更想真實地被理解。
疫情期間,我幾乎全年無休,熱鬧歸熱鬧,卻沒有真正屬於我與家人的時間。
直到我對自己說出那句話:「我可以慢一點嗎?」
我開始分辨什麼是「熱鬧」,什麼是「滋養」;什麼是別人要的,什麼是我想要的。
我不再只是努力滿足期待,而是開始為自己打造真正的生活。
我選擇用 podcast 說故事,不為了取代社群,而是為了重拾真實的陪伴。
不需要演算法,不強迫每天更新,只要你有空,就能來聽一段我們的故事。
這種方式很療癒——不需要排版、不需要數據,只需要一個想和你分享的想法。
從摸索企劃到訪問、錄音,我花了一年,慢慢熟悉聲音的語言。然後我知道:
我要重新設定我的人生節奏,不再用下一季的訂房率來決定我的生活,而是用「我想不想活到一百歲」來衡量每一天的選擇。
很多人以為我現在很自由,什麼都可以做。
但真正的自由,是你必須清楚知道你是誰、要去哪裡,並且為自己的選擇負責。
沒有制度、沒有KPI,只有你和你自己。
我想活到100歲,不是為了炫耀壽命長,而是希望在80歲時還能揉麵做麵包,90歲講故事給孫子聽,100歲烤一塊麵包送給來訪的旅人。
那是我今天就要開始培養的生活,不是留給未來的夢想。
我30歲前完成了創業、生子、打造夢想生活,這看起來很快,其實是為了讓我能更早開始「慢慢活」。
因為我知道,百歲人生不能從六十歲才開始準備。
現在,我更清楚自己在意什麼:家人的健康、孩子的笑聲、清晨的寧靜、無牽掛的夜晚。
人生的排序一旦調整,世界會靜下來,讓我們聽見內心真正的聲音。
我常問自己兩個問題:
- 如果明天就要死,今天我想做什麼?
- 如果能活到一百歲,今天又該怎麼過?
很神奇,兩個答案其實是一樣的:都該活得沒有遺憾。
所以我選擇慢。我選擇每餐親手煮、每一次陪孩子散步都不急、每一集 podcast 都用心寫。
我相信,慢下來的日子裡,才住著真正的生命。
你知道嗎?我其實已經在規劃米拉夢地的百年藍圖。
我希望這裡不只是民宿、不只是夢想,而是一個能陪伴不同世代「共學、共生、共老」的生活場域。
它會是台灣第一間靠穩定、用心,一步一步走出來的百年民宿。
也許我無法活到見證那一天,但我知道——那一天,從今天就能開始走。
如果你也正在思考,怎樣的生活值得活到一百歲,那我們正在走在同一條路上。
歡迎你留言,或用你找得到我的任何方式,和我聊聊你的生活節奏。
我是米媽,在米拉夢地生活、經營,也用聲音記錄著這條慢慢變老、活得更好的路。
記得追蹤我的 podcast,讓我們在同一個地方,遇見不同的人,一起走到生命的下個篇章。
內容節錄自《賣房間更賣生活》Podcast 節目
米媽聲活誌|為了活到100歲,我決定慢下來
如果你想親耳聽聽米媽的聲音,歡迎點擊下方連結收聽完整音檔,感受語氣中的情感與溫度。
或是+追蹤米媽 Spotify Pocddast
探索更多來自 MIRAMONTI米拉夢地 | 賣房間更賣生活 Your 2nd Home 的內容
訂閱即可透過電子郵件收到最新文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