嗨,我是米媽。
今天想和大家聊聊「觀光、旅遊與旅行的差異」,以及為什麼來到米拉夢地的旅人,總能在這裡找到自己人生的一些答案。
在開始之前,我想問問你,當你規劃一趟旅程的時候,你最期待的是什麼?是打卡熱門景點?是吃遍當地美食?還是給自己一個遠離日常的喘息機會?這三種期待,分別對應了「觀光」、「旅遊」和「旅行」這三個概念。而這三者的差異,決定了我們對世界、對生活,甚至對自己的理解有多深。
第一:觀光——打卡與數字的世界
現代人的旅行方式,很多時候是「觀光」。觀光很簡單,規劃好行程、拍幾張漂亮的照片、打個卡、留下幾個數字——幾個國家、幾個城市、幾個地標。這沒有對錯,因為我們都活在一個快節奏的社會裡,很多時候,難得有幾天假期,當然要「最大化產值」。
但你有沒有想過,為什麼有時候回家後,翻開手機相簿,發現自己拍了上百張照片,卻對旅程本身沒有太多的感覺?那種不滿足感,或許來自於我們並沒有真正「進入」那個地方,而只是「經過」了它。
觀光是一種「消費」,它讓我們快速獲得某種滿足,但這種滿足是短暫的。
第二:旅遊——放慢步調,享受當下
相比觀光,「旅遊」更進一步。我們開始規劃行程時,會思考要住哪裡、怎麼移動、要不要參加某些活動,我們可能會花一點時間去品味當地文化,試著融入,但大部分時候,我們依然是旁觀者。
旅遊像是一種「娛樂」,它提供了放鬆的機會,讓我們在日常之外短暫喘口氣。但你有沒有發現,很多人旅遊回來後,還是覺得累?即使吃到了美食、看到了風景,心裡卻沒有真正的充電感?這是因為,旅遊仍然是一種「計畫內的體驗」,它不一定帶來內在的改變。
在米拉夢地,我們的客人很多是旅遊者。他們來這裡,是為了感受田野的空氣、品嚐我們親手製作的食物、短暫地「借住」我們的生活。有些人一開始很不習慣,因為我們的空間不像一般飯店或度假村,他們沒有滿滿的行程,也沒有一堆景點要跑,他們開始感受到「無所事事」的難受——而這,正是旅遊轉變為「旅行」的契機。
第三:旅行——與自己對話,尋找答案
旅行,不是關於目的地,而是關於內在的變化。真正的旅行者,願意讓旅程帶著他走,而不是自己設計好所有細節。他不只是「來看看」,而是「來感受」。
在米拉夢地,常常有客人跟我們說:「你們這裡讓人感覺很奇怪,沒什麼特別的行程,但卻讓人停不下來思考。」
因為這裡不是一個提供娛樂的地方,而是一個讓人「生活」的地方。我們提供的不是一個完整包裝的旅遊體驗,而是一種「陪伴感」。當你願意放下手機、靜靜地坐在院子裡,看著孩子們在草地上奔跑、聽著牛兒低鳴,甚至只是站在廚房裡,看著我們揉製麵包,你會開始問自己:「我是誰?我想要的生活是什麼?」
這些問題,或許平時在城市裡,你沒空去想。但在這裡,時間慢了,心靜了,答案就會自己浮現。
第四:米拉夢地的旅行者——每個人都在找答案
我們遇過很多旅人,有的是剛轉換跑道,想給自己一個空間來沉澱;有的是家庭關係緊張,想帶家人來一趟重建感情的旅程;有的人甚至是帶著創傷來到這裡,希望透過這片土地,重新找回自己。
我記得有位米粉,一開始對我們的「簡單的生活」很不習慣。他習慣了飯店式的服務,習慣有人幫他安排好一切。但住了幾天後,他開始主動幫忙廚房準備早餐,甚至跟我們一起去花園裡拔雜草。離開前,他說:「我這幾天才發現,我一直活在被規劃的世界裡,這是第一次,我覺得自己真的『參與』了什麼。」
這就是旅行的力量。它讓我們跳出熟悉的框架,讓我們開始思考自己的生活方式。
第五:生活旅行——讓旅程成為日常的一部分
但如果旅行不只是短暫的體驗,而是我們的「生活」呢?
這就是我今天最想和你們分享的概念——「生活旅行」。
「生活旅行」的關鍵,不是去了多少地方,而是我們如何把旅行的狀態帶進日常生活。
你有沒有發現,在旅行時,我們變得更有彈性、更願意接受未知、更珍惜當下?但為什麼回到家後,這種心態就消失了?如果我們能讓這份開放與好奇,成為日常的一部分,我們的每一天,或許都能像在旅行一樣充滿發現。
在米拉夢地,我們的長住客人,正是這樣的生活旅行者。他們可能住上一個月、半年,甚至更久。他們不只是來「體驗」,而是試圖把旅行的自由感帶入日常,讓這趟旅程成為他們生活的一部分。
有一位客人曾經說:「我原本以為我是來旅行的,但現在我才發現,我是來生活的。」
這,就是「生活旅行」的意義。
如何開始你的「生活旅行」?
那麼,如何讓自己從「觀光」與「旅遊」,逐步進入「旅行」,最後實踐「生活旅行」呢?這裡有三個簡單的方法:
1️⃣ 改變旅行方式 —— 嘗試一次「無計畫旅行」,給自己更多彈性,讓旅程帶領你走,而不是緊抓著計畫不放。
2️⃣ 帶著旅行的心態回家 —— 嘗試在日常生活中,保留旅行時的好奇心,去探索家附近沒去過的地方、試試新的生活方式,讓每一天都有一點「旅行感」。
3️⃣ 找一個能讓你慢下來的地方 —— 不論是短住還是長住,給自己一次「生活旅行」的機會,看看在另一種環境裡,你能發現什麼不同的自己。
在米拉夢地,我們不只是「賣房間」,而是希望陪伴每一位來到這裡的旅人,走向更深的旅行——從觀光,到旅遊,到旅行,最後進入「生活旅行」。
這裡沒有特定的行程,沒有制式的體驗,只有一個慢下來、安靜下來、重新思考人生的空間。
所以,當你下一次想要「出去走走」時,問問自己,你想要的,是觀光、旅遊,還是旅行?又或者,你願不願意,嘗試一次真正的「生活旅行」?
聽完這一集,如果你有想法想跟我分享,可以到本集部落格的留言處,或是用任何你找得到我的方式跟我說。
最後,別忘了追蹤我的Podcast,跟我一起探索,在同一個地方,遇見不同的人,以人生不同階段的視角,展開一路到老去的生活旅程。
我們下次見!
探索更多來自 MIRAMONTI米拉夢地 | 賣房間更賣生活 Your 2nd Home 的內容
訂閱即可透過電子郵件收到最新文章。